Back

Media

【從小學理財】談原生家庭與親子理財教育的關係

(親子王國 2022-10-03 9:25:00)

近年,不少有關童年創傷及如何面對小孩的內在心靈叢書紛紛出版,當中「原生家庭」是這類書籍經常提及的字眼,但又如何與理財扯上關係呢?筆者接觸過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在和他們相處聊天時,總發現他們的思想行為深深受到童年及父母的影響。

筆者在成為理財社工之後,更多機會觀察到家人跟子女的互動。讓子女在庇蔭下開心成長是每位父母的使命和責任。筆者家中有兩位姨甥女正就讀幼稚園,留意到家人在日常起居中會悉心照料子女,甚至花上大筆金錢。比如說,每星期搜羅來自世界各地不常見的鮮果予女兒;女兒生日時,不僅帶她們到酒店staycation,更每人送上名牌手飾;平日她們玩各種手遊,如要課金解鎖新功能,媽媽知道後便會立即付款並教導女兒如何使用新功能;衣服更是於不同名店購買的。女兒從少沒有金錢觀念,只懂向父母予取予求,一不如願便耍賴倒地,這讓另一伴也看不慣,兩夫婦會因如何教養女兒而出現意見分歧甚至吵架。

筆者也就此事了解,明白家人收入的確足以負擔以上消費,而且只是出於愛女兒,希望給她最好的。事實上,筆者家庭過去並非大富大貴,筆者出生以前,家教嚴苛,就連買少許零食、筷子握不好都會被父母責罰。家人曾向筆者表示,因為筆者出生在家庭經濟較充裕的時候,童年得到很多物質上的支援,對此家人曾妒忌筆者;所以家人現在對女兒的寵愛,不正正是原生家庭經歷的投射嗎?因為在原生家庭的經歷,令家人認為這樣才是女兒想要的,未有覺察這其實是想彌補自己過去童年的遺憾。而直到筆者和家人談起此事,她才驚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可見並非所有人都能覺察到自己行事深受原生家庭影響,而且深深影響著下一代。

進行家長活動時,很多參加者都會擔憂自己的子女不懂管理金錢,希望社工能提供「秘訣」,因為家長認為子女學習理財只需著重方法及知識。其實,理財當然有不同方法及知識要學習,但理財教育從來都沒有既定理論,同一方法套用在不同家庭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這與「原生家庭」如何建構個人價值觀一樣,父母的理財觀,其實子女都看在眼內,也從中耳濡目染。故此,理財教育中心多強調個人對於理財的看法及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原因,如能多檢視自己的理財習慣,這在教導子女理財上必定事半功倍。

閲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