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Press releases

家福會公佈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Chinese Version Only)

(2020-05-15)

2019年家庭幸福指數平均為6.23分 家庭的生活平衡、社會連繫值得關注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 於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發佈全港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量度工具,喚起公眾關注家庭幸福。

家庭是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家福會關注家庭幸福的情況,於2019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開展「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研究項目,建構首個切合香港社會文化和信效度俱佳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量度工具,為香港家庭、政府及不同持份者,在促進家庭幸福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

研究團隊於2019年7月至8月,以隨機抽樣方式,透過固網及手提電話,成功訪問了 1,343名18歲或以上與家人同住的香港居民,調查結果確立了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和影響香港家庭幸福的六個範疇:「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家庭健康」、「社會資源」、「社會連繫」和「生活平衡」。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調查結果:

1.      調查結果顯示,2019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平均為6.23分,屬「一般」水平的低端。(分數範圍為0-10分、分數愈高代表家庭幸福水平愈高,根據樣本的指數分數,研究團隊將家庭幸福水平劃分為四個層級:7.5分或以上為「良好」,6至<7.5分為「一般」,5至<6分為「偏低」,5分以下則為「較差」。)

香港家庭在家庭內部相關的範疇,得分較高,包括:

  • 家庭團結(7.41 分)家庭資源(7.29 分)
  • 家庭健康(6.99 分)

在其他三個家庭與社會相關的範疇,則得分較低,包括:

  • 社會資源(5.19 分)
  • 社會連繫(4.10 分)
  • 生活平衡(4.45 分)

2.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偏低」與「較差」的群組,他們的情況及需要有所不同:

  • 得分「偏低」的家庭,在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和家庭健康等家庭內部的範疇,依然在「一般」水平,而在社會連繫和生活平衡方面表現較差;
  • 得分「較差」的群組,家庭幸福的各個範疇都低於整體水平,而得分最低的是社會連繫和社會資源。

3.      影響家庭幸福指數的因素

  • 整體家庭幸福指數:整體而言,中年或以上、曾接受高等教育、擁有中等至偏高家庭收入、或過去一年沒有發生家庭重大變故的人士在整體家庭幸福指數的分數高於年輕、未曾接受高等教育、擁有偏低家庭收入、或過去一年曾發生家庭重大變故的人士。
  • 家庭資源:單親家庭和在過去一年發生過重大變故的家庭,在家庭資源上(收入、生活水平、居住情況、生活技能等),有較低的得分。這兩種家庭狀況或會影響其家庭收入,家庭成員亦有機會面對較複雜的生活問題,影響其效能感。
  • 家庭健康:發生過重大變故的家庭及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家庭成員,在身心方面均承受不同的壓力,影響其家庭健康。
  • 社會資源:在過去一年發生過重大變故的家庭,未必能夠獲得適時的正規或非正規協助。
  • 生活平衡: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士可能因為長工時而缺乏家庭生活;另外,相對收入高的群組,低收入家庭在工作與生活的衝突更為嚴重。

負責是次調查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黃美菁建議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和前線工作人員,可善用香港家庭幸福指數,評估和追蹤香港家庭幸福的情況,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服務;政府宜按四個層級家庭的情況,度身訂造適切的策略和服務,改善整體家庭幸福的狀況。黃教授也指出,年輕人(18-29歲)在整體幸福指數、家庭團結、家庭健康及社會連繫得分較低,政府須正視青年人的家庭幸福狀況,了解他們的需要,調整或訂立相關政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和社會服務,應加強支援強弱勢社群,包括:單親、發生重大變故(例如: 失業)和有特殊照顧須要家庭成員(例如:長期病患) 的家庭,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身心健康和社會支援。此外,政府需要考慮制定有關政策以改善市民過長工時的情況,並推動更多家庭友善政策。

家福會總幹事葉潤雲呼籲市民到家福會網站(www.hkfws.org.hk)完成問卷,了解自己的家庭幸福狀況,參考建議,繼續提升家庭幸福。另一方面,她認為政府應根據研究結果,制定全面的家庭政策,為家庭給予保障 (protection)、提供所需 (provision) 及參與的機會 (participation),承傳共創,促進家庭幸福,發揮功能和影響;政府也應針對不同群組的需要,訂定政策措施,例如回應青年群組社會聯繫較差的現象 (3.78分),尋求出路,她引用調解的概念,建議政府宜積極地和青年群組找出共同關注 (common concern) 和共同目標 (common goal),促進他們的參與,彼此溝通對話,分享可行的選擇,並試行大家接受的方案,持續檢視和優化。

記者會中,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馬麗莊分享處理厭食症及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的孩子的臨床經驗,反思家庭幸福狀況與治療成效的關係,提出這些家庭的共通點,包括:他們求助和改變的動力強、父母關心和愛錫子女和親子關係良好;另一方面,這些家庭資源豐富,卻沒有善用。

受訪者陳女士獨力照顧4名子女,面對孩子的學習障礙,曾感到壓力和困擾,和孩子的關係亦有張力,後來,她主動尋求社區資源幫助,讓問題得到紓解。她覺得現在生活雖不充裕,但一家人開心和滿足,她的家庭幸福指數也很高 (8分);另一方面,她積極參與社福機構舉辦的活動和義工服務,並鼓勵子女一同參與,她覺得家庭幫到人好開心,適當地運用社會資源和有社會連繫,是令他們家庭幸福其中的重要的因素。

另一受訪者Stella,曾因兒子有學習障礙而毅然放棄職場回家照顧孩子,現在重投職場,感到最重要是僱主的體諒。她說現時公司的員工友善政策很能幫助到有家庭的員工,例如每個月有一天可選擇早兩小時下班或遲兩小時上班,令工作和家庭的生活平衡。

家福會在今年2至4月疫情影響期間,求助服務的查詢躍增,該會家庭服務處理的4,000多個案中,近5成 (48.1%) 受到疫情影響,出現財政問題、失業/就業不足、家庭成員情緒問題及家庭關係問題等。除了提供輔導,家福會也轉介這些家庭接受不同的經濟支援、食物支援就業支援等。葉潤雲鼓勵有需要的家庭求助,善用社會資源,和發揮家庭的軟實力,共同渡過逆境。

家福會鼓勵家庭分享幸福的點滴,宣揚家庭幸福的信息,舉辦「家庭幸福點滴大匯集」,由即日至2020年9月4日收集溫馨難忘家庭故事和生活片段,以影音、圖像或文字表達,得獎者可獲豐富現金獎,用於進行家庭活動。有關活動詳情,請瀏覽家福會網頁www.hkfws.org.hk。

有關「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及2019年調查結果,請查詢:25273171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問卷調查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馬麗莊教授(左)、黃美菁教授(右)和家福會總幹事葉潤雲女士(中)公佈「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及介紹影響香港家庭幸福的六個範疇。

       服務使用者(左一)與企業義工黃小姐(右一)及其他與會者合照。